如果出售股份,引入本地合作伙伴,能否拯救星巴克中国市场?

星巴克中国最近的日子不太好过。根据最新财报,星巴克中国的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14%,业绩表现远低于预期。这家曾经在中国咖啡市场独占鳌头的巨头,如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扭转局面,星巴克首次设立了首席增长官(CGO)一职,并有报道称星巴克开始考虑为其中国业务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包括可能出售部分股份。这


星巴克中国最近的日子不太好过。根据最新财报,星巴克中国的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14%,业绩表现远低于预期。这家曾经在中国咖啡市场独占鳌头的巨头,如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扭转局面,星巴克首次设立了首席增长官(CGO)一职,并有报道称星巴克开始考虑为其中国业务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包括可能出售部分股份。这些举措无疑表明,星巴克在试图通过“自我革命”来应对中国市场的持续压力。

所谓穷则思变,星巴克的变化并非无缘无故。近年来,瑞幸咖啡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崛起,不仅凭借平价策略和数字化创新迅速圈粉,更在门店数量上和销售额上成功超越星巴克,彻底改写了中国咖啡市场的竞争格局。这种步步紧逼的压力,迫使星巴克不得不正视自身的危机。

那么,如果星巴克出售中国业务部分股份、引入本地合作伙伴,这些举措能帮助它摆脱困局吗?

01 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们已成先行者

星巴克如今开始考虑出售股份、引入本地合作伙伴,实际上,不少跨国品牌早在多年前就已经走上了这条道路。回顾2010年代,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家乐福等曾经在中国市场叱咤风云的国际巨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类似的策略。

当时的背景是,这些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几十年,经历了高速扩张、疯狂占领市场的黄金时期后,开始面临一系列新的环境变化,如消费升级、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本地品牌的强势崛起,以及下沉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等。

曾经凭借先发优势轻松“躺赚”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增长乏力成了它们共同的难题。具体来说,这些品牌也各有各的问题。

百胜旗下的肯德基因“速生鸡”和肉类供应商问题接连爆发食品安全危机,品牌形象和销售双双受挫;麦当劳的门店扩张在一二线城市逐渐触顶,下沉缓慢,市场长期落后于肯德基;可口可乐的瓶装业务资产较重,利润率偏低,在激烈竞争中逐渐显现运营压力;家乐福则因经营不善、策略滞后,市场份额被本土零售商不断蚕食。

2016年前后,这些品牌纷纷采取行动,通过出售股份、引入中国本地合作伙伴的方式,深入推进本土化。

肯德基的母公司百胜餐饮集团将中国业务分拆为独立公司百胜中国,并引入高瓴资本和春华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以增强品牌的本地化管理和创新能力;

麦当劳则出售中国业务80%的股份给中信集团和凯雷资本,借助合作伙伴的资源快速扩展三四线城市门店,业内对此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麦当劳改名金拱门;

可口可乐将瓶装业务分别出售给中粮集团和太古集团,聚焦品牌和产品开发,同时让合作伙伴负责更灵活的区域运营;

家乐福则在2019年将中国业务80%的股份出售给苏宁易购,借助后者的零售和电商能力进行资源整合。

如果出售股份,引入本地合作伙伴,能否拯救星巴克中国市场?

在进行深入的本土化运作之后,客观来说,这些跨国品牌的表现都有了肉眼可见的改观(由于家乐福自身问题较大,且后来的收购方苏宁易购自身也面临困境,因此其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目前尚未出现明显逆转,本文后续将不再赘述家乐福)。总体来看,它们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本地化产品创新

中外消费者在口味、文化等需求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一味照搬总部策略难以真正打动中国消费者。这些品牌深谙此道,纷纷推出了符合中国人口味的本地化产品。

如肯德基在中国推出了众多中式餐点,例如粥品(皮蛋瘦肉粥、香菇鸡肉粥等)、米饭类(香菇滑鸡饭、咖喱鸡肉饭等)、中式小吃(油条、豆浆、老北京鸡肉卷等),甚至还根据不同地区推出地方特色产品,极大地丰富了菜单,满足了中国消费者的饮食习惯。

麦当劳也开始尝试推出符合中国人口味的汉堡和小食,例如宫保风味汉堡、扭扭薯条等,并根据中国传统节日推出限定产品,例如春节的“金拱门桶”等,不断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感。

●门店扩张

这些品牌借助合作伙伴强大的渠道资源,进行了更快速的扩张,尤其是在下沉市场。

如与中信集团和凯雷资本合作后,麦当劳大力推进三四线城市的门店扩展计划,短短几年内门店数量从2500家增长到5500家以上。

可口可乐借助中粮集团遍布全国的商业网络,加速了产品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的渗透,有效提升了在小型零售商、社区超市、便利店等渠道的覆盖率。

●更接地气的营销

我在外企工作过,我体验总部市场部门的决策流程,总部主导的营销活动也常常不够接地气。本地化战略后,这些问题得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不小的优化。

如麦当劳积极开展跨界合作,与热门游戏《王者荣耀》、卡通形象小黄鸭等进行联名合作,推出了各种主题活动和联名产品,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麦门文学”的出现,更是体现了麦当劳营销的成功。

肯德基的“疯狂星期四”活动,以其独特的网络文化和病毒式传播,成为了现象级的营销案例,这样的营销案例,在美国是绝对做不出来的。

●加快数字化转型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些品牌大规模投入数字化平台建设,包括建立微信公众号矩阵、开展抖音直播、加强外卖平台运营等,以更好地触达消费者,提升用户体验。

有报道显示,2022年肯德基拥有3.3亿名会员,会员销售额占整体销售额的62%,数字订单收入占比高达87%,充分体现了其数字化转型的成功。

总的来说,这些跨国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本地化探索,跟住了趋势,成功抵挡住了本土品牌的冲击。

02 星巴克的本土化必须要进行了

回过头来看,星巴克的困境其实并非今年才突然显现,而是早有预兆。在我看来,星巴克早期在中国市场是高端的代名词,高调性的品牌形象、优雅的环境,都赋予了其较高的品牌光环,30多元一杯的价格也因此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

而如今,所谓的“第三空间”早已名不副实。大部分星巴克门店人头攒动,喧嚣异常,早已失去了最初的舒适和优雅。在众多本土品牌的对比下,星巴克相对高的价格变得难以支撑。

说到底,星巴克仍然在用一成不变的思路经营着早已发生巨变的中国市场。

如果出售股份,引入本地合作伙伴,能否拯救星巴克中国市场?

在产品端,星巴克虽然也会推出季节性饮品,例如,每年都会推出的圣诞特饮、春季限定等,但推新频率相对较低。

相比之下,瑞幸咖啡几乎每个月都有新品推出,尤其是各种甜味的拿铁,如生椰拿铁、厚乳拿铁、丝绒拿铁等,堪称是包装成咖啡的奶茶,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偏好。

根据瑞幸咖啡的财报,2022年瑞幸咖啡APP累计注册用户达到了4.08亿,其中活跃用户达到了1.85亿。这些庞大的消费数据可以有效地指导瑞幸的新品研发方向,瑞幸拥有种类丰富的咖啡选择,并能够通过用户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消费数据来判断他们的喜好,从而指导新品研发,形成高效的闭环。

相比之下,星巴克在产品创新上就显得有些原地踏步。

价格策略,凸显了星巴克的举棋不定。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当消费者有了9.9元的咖啡选择时,相比之下,星巴克30多元一杯的价格就显得非常昂贵。

星巴克在这种情况下显得犹豫不决:跟进降价,可能会影响其品牌形象和利润空间;不跟进,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市场份额被瑞幸等品牌蚕食,最终仅推出一些不痛不痒的折扣。而正是在这种犹豫之中,市场份额不断流失。

在营销方面,星巴克也缺乏真正接地气的营销活动。今年,我只对它的短剧营销略有印象,而瑞幸几乎每个月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营销活动,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与茅台联名推出的“酱香拿铁”,这一系列营销活动使其名声大噪,成功吸引了大量关注。

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扩张虽然保持了稳步增长,但由于其高端定位和对店面环境要求较高,扩张速度相比本土品牌显得较慢,且灵活性不足。在三四线城市,瑞幸和库迪等品牌快速扩张,以小型门店、快餐化服务和低价策略抢占市场,而星巴克仍以较为传统的门店模式为主,面临成本和资源的瓶颈。

瑞幸正因为如此,门店数量很快超过了星巴克。它率先占据了下沉市场,也就先一步占据了消费者在咖啡品类上的心智,这对星巴克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我一些在下沉市场的朋友告诉我,在他们的公司里几乎人手一杯瑞幸咖啡,很少看到有人喝星巴克。

星巴克面临的这些问题是多年积累下来的,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轻易解决的。

如果出售股份,引入本地合作伙伴,能否拯救星巴克中国市场?

引入本地合作伙伴,是否一定能逆转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颓势?答案是不一定。但至少,引入本地合作伙伴可以让星巴克更深入地了解当地消费者的需求,更快速地做出产品、价格和营销方面的决策,从而更好地跟上市场变化,而不是步步慢。

在我看来,星巴克下一步就是应该走麦当劳、肯德基中国的路。

最后分享下我一直在用的运营资料库,运营动脉拥有60000+份涵盖多平台的策划方案、行业报告、模板与案例,是运营人的高效助手,立即访问 www.yydm.cn 吧!

运营动脉运营资料库VIP会员

发布者:kazoo,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ankan.com/zc/5461.html

(0)
kazoo的头像kazoo
上一篇 2025年1月5日 下午8:08
下一篇 2025年1月5日 下午8:08

相关推荐

  • 医药新零售的下半场,叮当健康找到增长搭子

    医药新零售深陷“多国杀”,行业竞争加剧@港股研究社原创作者丨Manjusaka2025年,医药新零售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行业。与之相伴的是,医药新零售正发展到新的阶段,整个行业面临着不小的增长瓶颈。回顾过去一年,港股医药市场下行压力巨大,场跌幅最大的十只个股股价累计跌幅均在六成以上。作为即时健

    2025年1月17日
    19100
  • 题材包装、机制简化与体验优化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据《2024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在海外市场收入前100位的自研移动游戏中,策略类占比41.38%,对比2023年,这个竞争程度激烈、研发规格极高的品类,在出海的中国自主研发产品品类中持续扮演着重要角色。另据AppMagic的统计结果显示,2023年,4X-SLG游戏在全球范

    2025年1月9日
    19700
  • 星巴克进入极致人效时代

    星巴克急了。

    2025年1月5日
    17100
  • Apple登录有哪些优势?如何保障登录安全?

    Apple登录有哪些优势?如何保障登录安全?标题:Apple登录优势解析及安全保障措施引言: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各种在线服务。而登录这些服务时,安全性成为了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Apple登录作为一种新型的认证方式,凭借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受到用户的青睐。那么

    2025年1月27日
    19200
  • 只要219,小米“冬日之神”卖爆了!

    后台回复 品牌 免费获得《50本品牌营销必读书》作者 | Hiu 来源 | 互联网品牌官小米“冬日之神”,加价也被买爆了这个寒冬腊月,离开被窝需要勇气,躺进冰冷的被窝更需要勇气。前一个勇气,早八打工人没得选,因为不打工就没有了生活的底气;后一个勇气,牛马们可以借助现代智能科技,在回归牛棚之时温暖一下

    2025年1月5日
    16400
  • 2025补贴范围扩大,买手机、平板也有补贴了!

    昨天,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发布了,关于 2025 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本次通知明确了,手机等产品补贴的具体政策:“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 3 类数码产品(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 6000 元),按产品销售价格的 15% 给予补贴,每

    2025年1月10日
    23800
  • 131亿港元,阿里骨折价卖大润发、中润发和小润发

    图 |阿里巴巴集团相关公告文 |西西弗斯时下正值淘宝的“年货节”大促,阿里巴巴作为集团也进行了一波降价大甩卖——在昨晚,阿里宣布子公司及New Retail与德弘资本达成交易,以最高约131.38亿港元出售所持高鑫零售全部股权,合计占高鑫零售已发行股份的78.7%。各位对高鑫零售可能比较陌生,提到它

    2025年1月5日
    20800
  • 触底反弹!茶饮12月新开门店2149家

    圣诞月,茶饮氛围感十足。

    2025年1月16日
    17200
  • 互联网草根如何逆袭?草根在互联网上的机会有哪些?

    互联网草根如何逆袭?草根在互联网上的机会有哪些?标题:互联网草根逆袭之路:寻找属于你的机会引言:在这个信息 ** 的时代,互联网为无数草根提供了逆袭的舞台。那么,互联网草根如何在这个充满机遇的领域中实现逆袭?本文将探讨草根在互联网上的机会,

    2025年1月12日
    17400
  • 情暖灾区!安踏为日喀则灾区紧急捐赠1000万元物资!

    西藏地震后,各大知名企业纷纷慷慨解囊,比如泉州本土成长起来的安踏集团,第一时间向定日县受灾乡镇捐赠1000万元物资

    2025年1月13日
    26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
添加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