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刘娜,来源:闲时花开
原标题:河南辞职女教师的近况,道尽人生苍凉
互联网上耐读的故事,都是不再年轻的哥哥姐姐们的故事。
这两天,有个姐姐的近况,引发了全网的再次讨论。
她,
就是写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女教师顾少D # P q = { l强。
辞职10年后,顾少强再次接受媒体采访,说她7 4 v N u + # |的生活又回到了“原点”——
她回到了当初离开V U r 7 W d e \的故乡郑州,
回到了当初逃离的家人身边,
回到a M m m g了她最早干的心理咨询老师的本行。
辞职这10年,顾少强的人生轨迹,网上都可搜索:
牵手灵魂伴侣;
成都开家民宿;
结cS ` J K c ( g M婚生了e i + P K 2 . n孩子;
貌似过上梦想的田园生活……
但。
人生的残忍之处,是“人总是从一个坑掉进另一个坑里”。
顾少强逃离了体制的乏味S m 4( o Y : h枯燥! h , M P 8,却又陷入了体制外的忙碌疲惫:
开店、算账、做饭、洗涮、养娃、日渐衰老和粗糙。
她q m k 5 R m m b m没有得到彻底解脱,她被时代和命运摁, I ;到另一种轮回里。
疫情三年,她和丈夫的网红民宿赔了不少钱。
民宿所在H i [ X @地看9 k u G } j Y似世外桃源,但无法给孩子提供) L = # \ / 8 m更好教育。
为女儿,她曾尝试在i L U g K成都市和绵阳市生活。
但人类基因里“金窝银窝都不如老窝”的归宿感,让她最终带着孩子回8 p Y # = K 6到了郑州。
如今,顾少强是一名心理咨询师——
她大学时学的就是这个,当初在河南省实验中学教的也是这个。
她没有向p i B_ @ ^ \ D # U Q z ~媒体透露自己的婚姻状况+ e h H v T @,但细, P R ` 6 T MU a 7 f e S心网友扒拉出她和曾经心心相映的浪子丈& n { P k夫,疑似已分居离婚5 k + ] {。
兜兜转转,人生又回到了原点——
故乡。
一个人。
老本行。
还多了母z \ F \ K T h # #职的负重= 1 5 { u t i _ o和经济形势大不如从前的考验。
很多人说:“何必呢?”
甚至有人因今天“博士毕业也挤破U A j Y h .头拿铁饭碗”的就业形. c E – : 4势,为顾少强当初离开体制而感到不值得。
我和顾少强是老乡,也是同龄人,恰好我们又都热爱心理学。
聊聊她“再次回到原点r ( 4 R b 1 H G :”的人生。
准y o T G ] X X确地说:
我只是由她出{ 9 f _ t l v发,谈谈人生苍凉悲壮的内核。
第一:人生没有对& A o f b ) ? R !错,只有体验
我自己是38岁辞职离开体w S G 9( ` M制的。
关于v w , $辞职y h Wc O E $ R \ 9 z [ 7 M D 5,我的看法是:
不是我和顾少强这样的人选择了辞职,而是时代辞职} h M r * t * M的浪潮,席卷了我们。
10年前的黄金时代,充满机会和希望。
我们这些原本就不安分的灵魂,在辞职后P ! q打开了命运的另一扇门,走向未知的山川和旷野。
有过“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得意,也有过“愁云惨i z *淡万里凝”的e P Z I D 1 ; | l失落x h p X P l & F;
有过“稻花香里说丰年”的豪情,也有过“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困顿;
有过“深藏功j U i S % 4 ` z与名”的沉淀,也有过“而今迈步从头越A m k ^ % T –”的重启……
这一路的经历,很难用“好坏、成败、得失、对错”来评判。
它更多的是体验。e 1 k ) }
是走出一种可能,来到N种可能的体验。
是脱离既定轨道,多种轨道都走j . J O _ v – i走的体验。
是时代盎然时我就体验W H 1 S q Q j得意、时代消沉时我就体验保守、名J X l {声大噪时我就体验荣光、饱受N s B % { i 7 C {质疑时我就体验审判。
这些体验,会比没有辞职的你们,更丰富更高贵更值得炫耀吗?
不,不,不。
体验没有好坏对错/ 0 3 v H ` J u,体验只是体验本身。
何况,你们也有你们的体验——
职称晋升的痛苦和喜悦,同事领导的亲近和疏远,身不由己的暴躁和隐s ^ P R y f g N忍,守着故土的妙处和局限……
辞职的我们,和留下来的你们,没有高低贵贱之] $ v Y分。
我. d M们只是在不同体验里修行,而已U k 3 c。
我们1 h t { $ [ 6 # p都J t w ^ – p z = b是在命运大手推动的选择里,承担各自的因果,而已% i ~ ` @ c。
当我们跳出“好坏对错”的二元对立,就会为顾少强这样的辞{ ? 1 1 (职者、办公室老张这样的老黄牛,分别送上真诚祝福C T b o:
都挺好。
无所谓围城内外,无所谓$ 7 e 9逃离留守,无所谓远方近处。
只有愿赌服输,只有接纳尊重,只有兜兜( 7 a转转后和最舒服的自己在一起。
第二:生命就是从有到无,回到原点
我一直和e = D 9朋友们说,解决当下烦恼,有且只有两条路径:
一是投身具体。
从小处入! i^ _ 2 | v L 6 s y $ k手,去解决掉一个个具体小事,解决着解决着,V ~ E i / 7 + _ (烦恼就被干掉了L _ :。
二是升维解决。
把思维t 4 q *升到更* m Z I M高维度,站在月亮上看自我,站在终点看人生。
看着看I K &着,一切分别心,都会变成慈悲心。
站在更高维看:
顾少强兜兜转转一大圈,看似又回到原点,但她回到的已不是原来的原点。
她有W / ` : L S u E ,了旅游、开/ e X E o店、结婚、生子、辗转多处生活的人生阅历。
这些亲证的阅历,会让她再n s 9次投e U e s D u 3 J –入到心理咨询师这个行当时,怀揣7 = q F不一样) c Y E V M的视角和心量,陪伴众生走出灵魂暗区。
看似回到原点的顾少强,已不是原# d E ! [ + =来的顾少强。
阅历和智慧,重新勾勒了她的心灵地图,也重新塑造了她的精神脉络。
亦如失恋、失业、失去y B m 3 r亲人后恸哭的你,穿越暴风雨之夜后,已不是原V L k 2 h N t 8 G来的自J , V 0 :己。
除此之外——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回到原点的过程。
因为生命就是一场“从无到+ r 9 ! ( H i有,再从有到无”的归F R Q d途。
千百年前,没有我们。
千百年后,也无人知晓我们。
在h ; q V d ] p上苍允^ e B x许我们行走人间的这百年里,我们唯一且要紧H t w k k g的事情,不过是诚实且坦然地面对自己,温煦且随缘地有利他人。e ! 8 s
人生是一场虚无。
我们终将回到原点的“无”。
唯有我们相识、相遇d U ` k、相} X X h y爱、& 5 j . G ! !相守、相离、o a e P $ s 2 A 0相别、相忘的每个~ i ! = r T 6 n j瞬间,构筑起这一世的诸多“有”。
这便是活在当下的深意:
人生是一场回归的旅行。
不可有过去心、未来心和, $ ? n } – a } *现3 2 L J v在心。
只s D ~ s 3 \能尽情尽兴活在当下交付的真心,又不必当真。
第Y . 9 f 1 e 8 I三:破除一切外相,才得自在
顾少强当年{ F $ / a E \辞职时,引发的E b k `巨大流量和热度,让她成为人们口中所谓的“网络红人”和“优秀者”。
如今,她疑似离f 1 | Z d #婚回到故土,带着孩子回到老本行,又让她成为人们口中的“失败者”“可怜人”。
其实,一切不过人们不同心境的投射而已。
和顾少强无关。
就像你看到我这篇文字,觉得写得透彻清澄也好,胡言乱语也U + ( k f e 4 t q好,不过是你内心的投射,和我无关e D X si B :一样。
一个人,不管你是体制内还是体制/ L m w B N l外: 0 O V b ` %,不管你是顾少强和苏大强,不管你是学富五车的精) { { 3 N英还是老家村头的二大爷,
如果X X A不能看透“一切外相皆为虚妄”的真相,就很难得到真正的自在与自由。
因为你会被他人的评判,J R P一再拽回“我优秀还是差\ f Q y @ ~劲,X _ b ^ E |我成功还是失败,我体面还是龌龊,我S B x高尚还是卑鄙”的漩涡里,不断沉沦,不得出路。
只有挣脱外相,回到自己处境里,遵从自己的* s 2 % J L D节奏,诚实地跟自己的心待在一起。
这样,我们才能像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那样,历2 l T B , .经种种3 2 4 @ ;妖魔鬼怪,挣脱种种外相虚妄,找到D 8 \“我( A ; z ? 1| 2 O P \ B l : –本具足”的自性真心。
从这一点儿上说,我很佩服顾少强。
她在经济] f \ C M n、婚姻和养v z P Y c 2 k育遭遇困境后,没有活在“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高光诅咒里,持续漂泊在外。
而是跟随自己的心,回到了有家q q * ` @K R L N C ! C人支撑、有故l 4 } % K { q p土帮扶、有人脉资源的河南老家。
从过去到现在,她无畏评判,都和她自己的心_ ) o # [ 4 ,,始终在一起。
世界那么大,你可以去看看,也可# O m以不去看。
但最终,我们都要和自己的真心,如实如是地在一起。
作者公众号:闲时花开(ID:xsha369)r Q g v
最后分享下我一直在用的运营资料库,运营动脉拥有60000+份涵盖多平台的策划方案、行业报告、模板与案例,是运营人的高效助手,立即访问 www.yydm.cn 吧!
发布者:kazoo,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ankan.com/jy/8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