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品牌≠营销包装,而是需要一个共通叙事

品牌背后的真实含义是:洞察终端顾客的体验和诉求。

原标题:抹茶龙头、世界第二?2B企业该补的品牌课

前段时间去贵州差旅,临走的时候打算带点贵州当地特产。搜了一圈,有个名字吸引了我的注意 ——「贵州抹茶」。

贵州,产抹茶V i ;

我想大多数人可能和我一样,只听过日本抹茶,没听说过“贵州抹茶”。甚至连中国生产抹茶都不太清楚。

不过既然是贵州特产,我就专门去了贵阳市内唯一的一家店。

抹茶,企业营销

这家店叫“贵茶潮饮烘焙概念店”,选址在闹市区。门店里主要售卖一系列抹茶制品。

兜了一圈,除了冰淇淋蛮好吃,我其实u $ g Y没有发现哪里特别 —— 直到店员小姑娘跟我讲了两句话:

1、日` 4 / & ?本80%的抹茶是从我们这儿进口的;
2、我们是世界抹茶产量第二;

我还挺震惊,这个不起眼的“z + o 5贵茶”品t y + _牌居然是全球抹茶品类v . * { 6 +龙头?

其实,让我震惊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反差:

因为单从这家体验店的终端形象来看,这个品牌给我的感觉极为混乱、低效,可以说很不用心经营品牌了。

01

举几个例子:

抹茶,企业营销

在部分产品包装和官网介绍上,我发现品牌类似定位的表达是:z + d o ) 1“高原抹茶”。

& | b k 7过这个高I @ i F –原抹茶特别在哪?其实没有解释清楚。
完全没有“日本80%进Z n X +口”和“产量世界第二”有效力。

但这两个信息,我没有在任何触点再次看见。

在售的核心产品抹茶粉上:

最大的两个标识是「欧标抹茶」和「源自中国抹茶之都」。

企业有意识去差异化,但和上面的“高原抹茶”类i B # ^ ~ ; C似,都浪费了进一步讲故事的机会:

  • 欧标到底意味着什么?

  • 抹茶之都?为什么没有写明白在哪[ n } 9 o儿?

品牌视觉上的小毛病就更多了:

贵茶不O y W ^ r 9 7 ? *是什么知名品牌,但品方的识别设计,似乎还藏着自己的名字,不知道1 L ^的还以为是白牌。

在店内和天猫,我们还看到了不同的抹茶子牌名称:
一会出现一个“贵贵抹茶”,一会是“吾茶白 be my tea”,似乎都是卖抹茶,在顾客看起来就挺混乱。

重视品牌≠营销包装,而是需要一个共通叙事
左下角的标识设计还涉嫌借鉴某内衣品牌

仅从我个人的体验来看,这家抹茶龙头企业,对品牌建设的理解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没有清晰的品牌体系,品牌识别大概为“5k淘宝美工”的水准,更不用说打造品牌资产的意识了。

所以,

一个品类龙头为何如此不重视“品牌”?

02

一个显而易见的假设,源自“抹茶R G a [ W Sc _ `品类的特性:

抹茶,企业营销

和其原料“茶叶”一样,抹茶具备低糖低脂/抗氧化的健康联想;
抹茶绿色的色泽清爽、颜值也很高,很容易受到年轻人欢迎。

此外,抹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特性:纯抹茶的口味自带q R h 9 ; o有“涩感”,一般a r = T c人不太能接受直接冲泡。

也正因为这种口感,使它能中和许多甜品的“甜腻感”。

这些特性集于一身,: + U a最终使得抹茶市场的核心产品特殊 ——
终端) e ^ J } h 3 ?零售的主要形态j j 7 | D W f从来不是“纯抹茶粉”,而是以抹茶作为一种调味剂制作而成的各类食品、甜品等制成品。

仔细回忆一下,你会发现我们通常食用的“抹茶”更多是一种口味,而不是“茶”本身。

线下连锁仍是抹茶品牌下游终端的主要消费形态。国内抹茶70%v D h . Q 6 A n应用在加工食品领域,烘焙渠道和餐饮渠道各占15%。(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抹茶,企业营销

Z e g因如此,从产业看抹茶的主要采购者,并非是普通大众,包括x 6 m ;自制/烘焙爱L ^ x y Y ^ V s好者;
而是大型餐饮、烘焙、零售等渠道企业。

换言之,这家龙头抹茶企业,其业务重心不可能是D2C,而是面向渠道/零售商的2B销售。

这么说,它不认真做终端、不重视品牌形象,好像也说得R , 7 w D n F过去了?

似乎:一个BO G t D2B企业没必要做好品牌。

真的么?

03

其实2B企业是否要2C进行品牌7 5 D M o建设,是一个复杂的战略命题。

成功的B2B2C商业案例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包括“Intel inside! M _ \ 1”、“IBM”等大型科技企业,它们在顾客/行业/政府/社会影响力上最大化品牌影响力,当时也收获巨大成功。

我们更熟悉日常消费场景的也有很多。

我之前多次分享过“要素品牌/银弹品牌”案例(新品牌如何塑造价值感),在服饰、美妆、3C领域都很[ [ ^ y x L b b常见。

譬如:

现在非常流行的Goretex面料,就因其优秀的技术特性成始祖鸟、Patagonia等直接2C品牌的宣传利器,也让这个技术逐步深入一线白领的心智。

抹茶,企业营销

比如,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手机厂商联合光学巨头(小米&徕卡、vivo&蔡司、OPPO&哈苏)、音响龙头公司等一起宣传其特定产品差异点。

抹茶,企业营销

当然,这个世界上也有很多大型B2B企业不为所知。

可以说:也不是2B企业成功一定需要做2C的品牌影响力?“隐形冠军”就可以在大众面前隐形?

甚至细心的你还p i ] & 0 { 1 =可以揪出上面所谓“成功案例”的毛病 —— Intel现在的情况如何了?2C做品牌真有那么大效果么?

正如我上面所说,B2B2C当然是一个复杂战略命题。

并不是所有上% S # x ( = ]游企业都需要终端品牌化,
且对这个“品牌化”,要品牌化到什么程度、投入多l # ! b w Z _少和投入时机的理解,不同情况的企业,也非常不同。

F S 0 q + $ l / q最终,决定了成功与否。(这也恰是这个战略所需要解决的课题)

不过,, | ^ 7 H T 2我们当前判断:

“贵茶抹茶”恰恰是那个值得为2C品牌长期投入的o D W c企业类型 —— 从供应链端,直接影响终端。

有下面这几个原因:

04

第一:赢得2C,就是赢得2B

和传统茶品类很类似的一点是:抹茶也是一个品类大于品牌的行业。

不过和茶叶不同,抹茶的多形态产品,使得它是一个具有大众消费心智的M F $ V } %品类 —— 顾客通z _ h ^过餐饮渠道接触,但大多数z W n ] 5人对抹茶本身并不了解。

轨迹越长,抹茶粉越细腻

抹茶,企业营销
源自:抹茶实验室

开头我提到:大部分国人不可能知道“中国抹茶”,我C f f们的理解还停留在“日本产抹茶”、“日本抹茶最好”的认知里。

类似“抹茶的目数、粒度与其细腻、浓郁程度有关” 这样的品质细节认知,也更不清$ J ) o楚了。

这意味着:如何选择好抹茶是J @ { O G z } f需要教育的。

而这就给了一家抹茶原料品牌出现O k b在终端展示自己、成为品类权威代表的一个契机 —— 因为你4 { a 4 R A / +可以直接为消费者创造、增强感知价值。

当然,终端2C也会让一家上游企业更$ \ = F #敏感消费者的产品需求、口味趋势,从而反哺供应链和产品创新。
如果供应商比KA客户更懂终端,那客户不选你选谁呢?

终端品牌化,当然也能影响抹茶的餐饮渠道客户 ——7 / b 6 A j ? z C为客户的客户创造C _ M L u S j ` %价值,你s z u v X 8也更容易赢得客户。

辻利茶铺作为要素联合出现

抹茶,企业营销

第二:品类势能强大,布局终端享受长期收益

此外,不同于面料、镜头等硬科技,抹茶作为食品,终端消费者自己进o $ 6 * a i ( .行制作、分享的场景异常丰富:

的确,从抹茶u 4 . ( Q q \ [ M市场整体的大盘数据看,大部分抹茶粉的消耗源自于2B端。

但这也意味着,大量的抹茶制品、甜品,数十年的持续渗透终端消费者,塑造人们的食品喜好。

P B k H _ { X v啡茶饮场景、烘焙甜品场景I @ s c %是现在的主力军,这不用说。

更大的市场推手,还包括全家、盒马这些大型零售商超。

全家便利店抹茶及推广,给足了情绪价值

重视品牌≠营销包装,而是需要一个共通叙事

这种情绪价值,是本身具| Y s N有穿透力,可d : + P X E J ^ )能逐步的、深度的影响到偏好DIY或者家庭人群。

换言之,q e z = 5 b Y P茶流行有着巨大的叙事推动力和渠道推动力。

“健康”、“美味”、“颜值Z o o _ s r + t V”,甚至包括“日本”,这些叙事关键词是用户的动机推手。

而喜茶、T \ M \ G 4瑞幸、盒马们,则是抹茶的提示推手。

家庭自制抹茶拿铁场景

重视品牌≠营销包装,而是需要一个共通叙事
图源:Kaleo

一旦直接消费抹茶粉、自制抹茶饮品、烘焙品的需求成为日常,对于原料厂商这当然是一个新的、长期利润来源,很难不去分一杯羹。

第三:原料龙头、阶段契合,有实力有资源

其实“贵茶”原本不是一家经营抹茶业务@ % G p o P 8 T为主的企业,也不是一个纯粹的上游供应商,而是一个拥有完整产业链的茶叶公司。

重视品牌≠营销包装,而是需要一个共通叙事

在没做抹茶之前,贵茶一直经营着其他传统茶品,包括绿茶、红茶等品类,也有“绿宝石”、“红宝石”等直接面向大众的产品品牌,通过传统茶庄、连锁零售进行分X : B { ~ ; E P n销。

只不过,贵茶在面对全国茶叶市场的顶级竞争对手时,早就遭遇了增长乏` $ # J M Q s力,亟待转型。

在企业寻找出路的过程中,贵茶其实也曾经做过“终端品牌”:

重视品牌≠营销包装,而是需要一个共通叙事

还记得上面提到过的那个奇怪的子牌“吾茶白 Be mg = M 3 fy tea”么?

实际上,这个品牌曾是一家现制茶饮门店,零售产品大概类似于“tea stone”。
大概是2015年曾在广州开业,已经歇业关门了很长时间。也算是这两年才流行! ) Z起来“中= 1 ;式茶饮模式”的先烈吧。

食品饮料行业,很少有上Q X # \ W I +游企业,完全没有半点2C销售的心。

只不过,贵茶选择了其t # ] \ z y Y L中难度最大的一种:自己开线下餐饮。

贵茶的转机发生在2013年。

, , 1 t 6 1 *一年,他们挖掘到了布局抹茶产业的机会,开始正式进入抹茶行业。, C : S * w p

2018年7月,贵茶产业园主体落地,4 P / [ | ; \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抹茶单体精制车间…..2019年得到大客户的第一笔采购订单。

18年后,结合贵州当地的资源与^ v a扶持,这家公司又大力投入抹茶生产制造,逐步成1 D ! e J W a B ,为全球范围内的抹茶核心供应商。

现在的贵茶抹茶o 1 X $ z j Q Y !业务,理应早已度过早期的生存阶段,具备一E = G定研f D W O )发、产品创新和造血实力。

投入做好自己的品牌资产、品牌体验,更重要的是清晰化自己的2C业务结构和品牌定位,这也应该是顺其自然的事。

05

不过除上述原因外,贵茶其实还遇到了一个老天给的机会。

“日本80%进口来自贵茶”。

如果大家还记得店员说的这个数据,应该依然抱有这样的好奇:贵州抹茶这么厉害了$ M k j w?那为什么不讲呢?

这其实源于抹茶行业的新变化:

近几年,日本抹茶风潮又再次火爆,在欧美、日本本土都出q # 5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许多经常去日本买抹茶的上海朋友应该体感很深.R ? 1 t O..那些知名茶铺k O @ J 0 N i T,近期都是一货难求。

重视品牌≠营销包装,而是需要一个共通叙事
图源:声动早咖啡

这种情况下,日本抹茶开始严重短缺。

而日本抹茶本身的生产模式(沿袭传统技艺、小家庭作坊)和人口I ] ^ Y ~ q 3 x |老龄化都在进一步加剧影响产能。

日本农林水产省数据显示,2024年包括抹茶在内的绿茶出口额达2.4亿美元,同比增长25%,需求井喷,但产能却出现了短缺,一些企业不得不对国内消费者限购。

所以我推测,在2025年日本抹茶生产短a E ] q w缺的背景下,贵茶开始向日本供货,而这个80%的数据,可能就是一个短期事实吧。

显然,这里更[ _ 4 Z R P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抹茶[ X x m A D,出口日本?

这是一个值得讲述的好故事!

作为全球抹茶供应商的产能巨头之一,贵茶如何让“阶段性事实”,成W ] ~ T 2 ~ C @为真正的事实?
这才是真正的品牌机会,也是“中国抹茶”的战略性机遇。

且这个机会,不仅仅面向国人,也对应着我们出海的叙事:

如何在TK、INS上,面对认可日本抹茶的欧美消费者,讲述起源中国的历史和中国产地的优势?

如果你搜索网络“中国抹茶”,会发现开头都会论述这么一句话“抹茶源于1200年前中国唐代,兴盛于日本…”。

短短数字,背后蕴藏着巨大势能是找回抹茶源头工艺、源头技法、源头仪式的可能性 —— 中国抹茶 vs 日本抹茶,拥有无限的文: _ X ` t化自信内容机会。

出了一个问题:被说烂了。

传统文化,向来需要内容创新。

此外,除了国家品牌之间的竞争,在国内,“产地品牌”则是贵州贵茶会面临的A 8 % i直接挑战:

比如同为国产抹茶大户的“浙江径山”。

重视品牌≠营销包装,而是需要一个共通叙事

和贵州打出“中国抹茶之都”称号类似,径山也有一句自己的口号:“天下抹茶出径山”。

且更近一步,径山抹茶已经在文化源头上找到一些叙事机会u Z * } g : Z

“日本所传承的,则是当年径山寺用蒸青散茶(又称碾w F I Z \ e x E y茶)通过专用茶磨研磨出来的…..
所以如果从这种意义上而言,当年的径山末茶应当是当今日本的抹茶之父。”(来源农业品牌研究)

好在,地域竞争总体对抹茶品类并不是坏事,和对手一起,大家有机会把当前体量不大的抹茶市场做的更大。

而终端品牌在这个过程中,则7 * ( W Y是除了新闻PR、政府资源之外5 [ Q J \,真正放大产地影响力的落地抓手。

可以说,像贵茶这样的抹茶供应企业:

  • 最小最小的使命,是品牌代表自己(贵茶vs其他);

  • 之上是国内地域品类竞争(贵州抹茶vs其他)A O 3 T r

  • 更高使命是国家品类形象打造(中国vs日本抹茶);

06

贵茶其实一直也都在做2C,在小红书、抖音c 1 ) @ W , /、天猫直播种草的不亦乐乎,也有一G 1 H s : % l ? [定的抹茶爱好者自来水 —— 不过在我看来,这还都是“卖货”。

卖货当然没什么不好,但这是长板短板的问题。

供应链企业的通t D u l J病往往在这:产品优秀,而忽视品牌、忽视体验、忽视内容。

抹茶品牌的崛起,其实有赖于品类内容叙事的传递。

所以,一个抹茶原料商,应该怎样做好这一点?

在贵阳那几天我] ] n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最早想到的一个相似品牌就是Oalty—— 它可能是一y : h 1 f 2个不错的启发对象。

Oatly不是5 6 h = j j m家2B供应企业,但他们成功引领了“燕麦奶”这个品类的崛起。
而且和抹茶类似,燕麦奶进入大众日常消费,也并不是一帆风顺:

z s b 2 S [ ( k使今天在中国市场,Oatly也有近80%的销售来自餐饮渠道而非0 D A ;用户自购。

在早期的欧美市场,燕麦J & | , b t P = 3奶也陆续经历了这个过程。

其实从1993年创立到2L I C ` 6 # e * u010年前后,Oatly都还是一个半死不活的小公司。
直到2013年y j 1 \,Oatly更换管理团队,经历数年由内而外重塑品牌,才真正让小小燕麦奶走向大众。

重视品牌≠营销包装,而是需要一个共通叙事

现在回溯他们成功的原因4 h M [ #有很多,包括:

  • 离经叛道,但一眼就能记住包装识别(初创没钱,就做好包装!)

  • 对咖啡师渠道的“重点关照”(类似抹茶烘焙人群)

  • 在品类上与牛奶正面对抗….等等

不过这些,全部都起源于13年品牌的一次全面定位:

基于“植物饮料”的环保价值做品牌。

我当然O x @ ; )知道:l 5 . s \ / Y = x环保概念在中国当前根本没有A } 5 2 u 4 J什么影响力。

我的意思是 —— O| V t – a H U }atly找到\ . p @了一个对用户(2010年代的欧美消费者)事实上有影响力的叙事,而不只是在喊:Z @ y l

燕麦奶有营养、更健康、更适合乳糖不耐受….

这家公司试图传递的是“喝燕麦=做好事儿”,在这个奇特的理念下,他们也逐步形成了一种打破品类传统的“反权威”风格:

去挑战了大型牛奶公司,正式把牛奶当做自己的品类对手;
他们去创作你看到的这套包装,甚至连logo都做的“偏离传统”;
他们去吸引同样有点异类{ , z f .的“咖啡师”人k $ D r , o q [ h群。

给提t H i Y ~ j C _供给一群新新人类的情绪价值,才让这个m N y # w : ; B小预算、小规模的小公司翻身,让OatlyV ( L成为了那个真正的品类心智代表。

07

听完这个故事,你可能会说:

“诶,那我知道了,中国抹茶有什么情绪价值?答案不是很明显么 ——日本。”

前面说日本抹茶短缺,是一个天大的机会;
而日本抹茶,又是全球social media上o u q的流量词。

所以,用那个民众们最熟悉的集体主义M o k H m |叙事去讲述“j Q W 8 ? N p J (中国抹茶 vs 日本抹茶”似( E A o M z 9 G j乎是很好的选2 a L择?

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

但长期看,我` F 2们不认为这是可以建立领导品牌的核k U S e D u z心叙事方向。

实际上,现在的中文社交媒体已经用烂了此类“中国 PK 日本”,更准确的说是“中国a k E>日本”的叙事。

短期这是博眼球、\ 3 9 z博流6 – 2 E ? Y q量,获得基础认知的一种路径…
但调动民族主义情绪的操作本身太刻意、不高明,也无法凸显企业的真正价X 2 3 0 u `值;

甚至在当下这个VUCA的大环境下,这类国家话题还^ E u p I *有zr c y ? o p ^ bz风险的问题。

重视品牌≠营销包装,而是需要一个共通叙事

那还可以是什么方向呢?

深入之前,谁也不知道最终答案,不过这里可以提供一些启发:

  • 长期看,健康是抹茶J C % q & y & 1品类心智基石。而抹茶的健康直接指向了其“喉咙份额”的对手们,比如咖啡(粉)。

  • 咖啡的提神功能性特征很强,也已经衍生巨大的文化圈层。但咖啡的“不健康”叙事(e.g.具体而言是“借贷明天”,我i I a们观察到已开始流行)。而抹茶,则是一个毫无健康压力、不带成瘾问题的清新形象。

  • 颜色/颜值,本身也有无限的创意空间/ { T f I。它未必指向一个有含义(meaningful)的创意空间,但完全可以被延展和演绎。

  • 也可能是抹= [ N茶的文化叙事。这点日本有比较完整的宗教仪式体系,而中国深挖下去,除了这几年已经卷到不行的“传统文化”,还需要新答案。

  • 当然,最终必然回到当代人具体使用抹茶U # # a , h的场景、习惯,深挖下去。

虽然不知道答案是什么,\ u W j但我可以很确信抹茶品类的母题,肯定会回到一点 ——抹茶给人们所带去的幸福感。

L # k ` # Y ?且这个幸福感可能全球共通,一个面向全球的抹茶供应4 Z v v ` ( X \品牌,应该找到一个适合全球抹茶t ) % G 6爱好者、浅度尝鲜者的共通叙事。

当然了,贵茶企业面临的问题,自然不只是一个“品牌怎么做的问题”。

但品牌是战略的外! a 7 z C P B P .化,是企业长期增长,必然需要牢牢把握的。

08、结语:品牌,是终极战D h & 9 @ h 9 P

其实在贵州的当天,我就在思考,类似贵茶这样z ] 3 x J ` b g的企业还有很多。

  • 有产品实力、但无人知晓;

  • 2B很强,但2C刚起步;

  • 可能在某个领域还是一个u . w“隐形冠军”;

更重要的是,可能还不重视品牌、不理解品牌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所以即使已经度过生存期,企业还在沿袭既往的惯性,只关心生产制造、只关心技术研发,而不注重用户视角下的体验,不重视终端顾客的感_ ~ w L M T K h知价值。

其实正如我们上文分享的那样,重视品牌≠营销包q t a P ~ X | –装,品牌背后p o & z Y 0 u a的真实含义是:洞察终端顾客的体验和诉求。

这一意义不仅仅是对C端品牌而\ I f Z t k言的,对2B企业一样重要 ——因为终L , E M ) # x Z 8端顾客是你客户的客户。服务好他v V d W们,你也必然能服务好客户。

不论对于什么企业而言,品4 l D * s e I 0 l牌都是终极战场。

最后分享下我一直在用的运营资料库,运营动脉拥有60000+份涵盖多平台的策划方案、行业报告、模板与案例,是运营人的高效助手,立即访问 www.yydm.cn 吧!

运营动脉运营资料库VIP会员

发布者:random,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ankan.com/jy/14921.html

(0)
random的头像random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
添加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