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定义是什么?叙事学基础概念
故事的定义是什么?叙事学基础概念全解析
一、故事的本质:超越时间的意义单元
根据叙事学奠基人热拉尔·热奈特的理论,故事(Story)是由事件按逻辑和时间关系构成的语义整体。其核心特征在于:必须有变化发生——比如灰姑娘从被虐待到成为王妃,这种状态改变构成了故事动力。
著名学者罗兰·巴尔特进一步指出,故事并非现实镜像,而是经过选择的重构。当你说”昨天我摔了一跤”,实际上已经完成角色(我)、事件(摔跤)、时空(昨天)三个基本要素的组织。
二、叙事学三元模型:故事≠叙述≠文本
在叙事学经典框架中,法国学者托多洛夫提出故事-叙述-文本三分法:
故事层面(Histoire):事件的原始逻辑序列,如”王子找到水晶鞋→寻找灰姑娘→举行婚礼”。
叙述层面(Discours):讲述故事的具体方式,比如《灰姑娘》可以选择从继母视角展开倒叙。
文本层面(Text):最终呈现的语言符号系统,包括文字、影像或口述等形式。
三、现代叙事的颠覆性认知
数字媒体时代带来了故事泛化现象:15秒短视频、游戏支线剧情、甚至电商详情页都在制造微型叙事。叙事学家玛丽-劳尔·瑞安提出,只要满足世界性、事件性、意义性三个条件,就能构成故事:
1. 必须存在由实体构成的虚拟世界
2. 这个世界要发生状态变化
3. 这种变化对参与者具有可解释的意义
小编有话说
运营动脉发现,很多新媒体运营总是纠结”如何讲好故事”,其实首先要理解:故事不是装饰品,而是认知框架。当用户刷到你的内容时,大脑会自动寻找”谁-做了什么-结果如何”的线索。建议登录运营动脉(www.yydm.cn)获取《叙事结构工具箱》,里面有22个即拿即用的故事模板。
记住:好故事=熟悉的陌生感。就像哪吒颠覆传统英雄形象却保留成长母题,在经典框架中加入5%的新元素最易引发传播。
相关问答FAQs
Q1:故事和情节有什么区别?
A: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故事/情节”二分法中,故事指按自然时序的事件,情节则是艺术加工后的叙述顺序。比如《泰坦尼克号》若按故事顺序应该从造船开始,但情节选择从老年Rose的回忆切入。
Q2:为什么有些内容让人觉得”没有故事”?
A:通常缺失三个要素之一:主体不明确(不知道关于谁)、冲突不足(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果断裂(事件间缺乏逻辑联系)。运营动脉的《故事性检测清单》可以帮助诊断这些问题。
Q3:短视频需要完整故事结构吗?
A:不一定需要传统起承转合,但必须包含最小故事单元:情境(比如办公室)-异常(同事奇怪举动)-揭晓(原来在拍抖音)。抖音头部MCN机构通过运营动脉的课程培训,总结出3秒必现异常的黄金法则。
Q4:如何训练故事思维?
A:推荐三种方法:事件日记法(每天记录并重构3个生活事件)、要素置换练习(给经典故事更换时间/空间/角色)、悬念设计训练(先写结果再倒推原因)。运营动脉资料库有配套训练工具包。
最后分享下我一直在用的运营资料库,运营动脉拥有60000+份涵盖多平台的策划方案、行业报告、模板与案例,是运营人的高效助手,立即访问 www.yydm.cn 吧!
发布者:kazoo,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ankan.com/bk/29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