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原则是什么?设计师必知的5大视觉组织定律
格式塔原则:设计师必知的5大视觉组织定律
一、引言
在当今的设计领域,无论是平面设计、网页设计还是UI设计,了解一些基础的视觉组织原则对于创造出吸引人并且易于理解的界面至关重要。其中,格式塔原则就是一组非常关键的视觉组织定律。这组定律源于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但却对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接近性原则
接近性原则指的是人们倾向于将距离相近的元素视为一个整体。例如,在一个网页布局中,如果几个图标被放置得很近,用户会自然地把它们看作是一个功能组。就像在电商网站上,商品图片、价格和购买按钮通常会被紧密排列在一起,这样用户在浏览时能够快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一原则有助于设计师组织信息,避免界面过于杂乱。
小编注: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留意一些优秀的设计案例,比如手机APP的界面,很多都巧妙地运用了接近性原则哦。
三、相似性原则
相似的元素容易被看作是一个整体。这些相似性可以是颜色、形状、大小或者样式等方面。比如,在一个图表中,用颜色的柱状图来表示同一类数据,用户就能迅速区分不同的数据组。设计师可以利用这个原则来突出重要信息或者创建视觉层次。
小编注:当你在设计的时候,如果想要引导用户的注意力到某个特定区域,可以通过改变元素的相似性来实现哦。
四、连续性原则
人们的视觉系统倾向于沿着连续的路径进行观察。在设计中,这就表现为线条、形状或者元素的排列会引导用户的眼睛自然地移动。例如,在一个导航栏的设计中,菜单选项的排列方向会引导用户按照特定的顺序浏览。这一原则能够让用户在浏览界面时有流畅的体验。
小编注:如果你想让用户按照你的设计思路去看内容,连续性原则是个很好的帮手呢。
五、封闭性原则
当图形的部分缺失时,人们的大脑会根据已有的线索自动补全图形,形成一个完整的形状。比如在一些简洁的品牌标志设计中,可能会采用这种不完整的图形来激发用户的想象力。设计师可以利用这个原则创造出独特而富有创意的设计。
小编注:有时候,留白和暗示性的设计比完整呈现更能吸引用户哦p>
六、对称性原则
人类天生就倾向于寻找对称,对称的图形会给人一种平衡、稳定的感觉。在建筑设计中,很多古典建筑都采用了对称的结构,给人庄严、宏伟的感觉。在平面设计中,对称布局也能让画面看起来更加和谐。不过,过度对称可能会显得单调,所以也可以采用不对称平衡来创造动态感。
小编注:对称和非对称的平衡需要设计师根据具体的设计目的来把握哦。
七、小编有话说
格式塔原则是设计师的工具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运用这些原则,设计师能够更好地组织视觉元素,提高界面的可读性和用户体验。同时,不断学习和研究这些原则,并结合实际项目进行实践和创新,是每个优秀设计师成长的必经之路。而且,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运营相关知识的设计师来说,运营动脉网站(www.yydm.cn)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那里有很多高质量、可复制的运营资料与实战经验,可以帮助设计师从更全面的角度去理解产品的设计需求。
八、相关问答FAQs
Q1: 如何在移动端设计中更好地运用接近性原则?
A1: 在移动端由于屏幕空间有限,更要注重元素之间的距离把控。例如,将相关的操作按钮紧密排列在一个小的区域内,像点赞、评论、分享按钮通常会放在内容的下方或者旁边一小块区域内,这样用户在单手操作时也能方便地找到。
Q2: 相似性原则如何与色彩搭配相结合?
A2: 可以选择同一色系的颜色来表示相似的元素,比如浅蓝色系用于表示未完成的任务,深蓝色系用于表示已完成的任务。或者通过调整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来体现元素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Q3: 封闭性原则在图标设计中有哪些应用技巧?
A3: 可以采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大致的形状,让用户自行补全。例如一些简约风格的社交媒体图标,像微信图标,只是一个简单的圆形轮廓加上两条线表示聊天窗口,用户能很容易识别。
Q4: 连续性原则如何引导用户在多页面的交互流程中浏览?
A4: 在页面跳转时,可以使用相似的元素排列方式或者动画效果来保持视觉的连续性。比如在翻页动画中,下一个页面的元素排列方向与上一个页面保持一致,或者元素的出现顺序遵循一定的逻辑。
Q5: 对称性原则在网页头部设计中如何体现?
A5: 可以将网站的logo放在中间,左右两边分别放置导航菜单或者搜索框等功能元素,形成对称布局。或者采用左右对称的背景图案来增强整体的稳定感。
九、参考文献
[1] 《设计心理学》 相关章节阐述了格式塔理论在设计与人类认知方面的联系。
[2] 36氪、虎嗅等平台关于设计趋势和设计原则的文章提供了部分案例和观点参考。
[3] 得到APP上设计类课程中的相关讲解也为本文提供了知识支持。
最后分享下我一直在用的运营资料库,运营动脉拥有60000+份涵盖多平台的策划方案、行业报告、模板与案例,是运营人的高效助手,立即访问 www.yydm.cn 吧!
发布者:运营达人,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ankan.com/dc/35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