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M模型:新媒体广告效果评估的经典理论解析》
一、ELM模型简介
ELM模型,即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这个模型主要探讨的是消费者在处理信息时的不同路径。在新媒体广告的语境下,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ELM模型,消费者在面对广告信息时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条是中心路径,当消费者高度介入购买决策,并且有能力对广告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时,就会采用这条路径。例如,在购买高端电子产品时,消费者可能会仔细研究产品的各项参数、性能指标等广告宣传内容。他们会深入思考广告中所提供的证据、逻辑关系等。
另一条是边缘路径。当消费者介入程度较低,并且缺乏足够的动机或者能力去深入分析广告内容时,就会依赖边缘线索。比如,一些时尚品牌的广告可能更多地依靠明星效应、精美的画面等边缘因素来吸引消费者。消费者可能因为喜欢某个明星而购买他代言的产品,而没有深入去考虑产品本身的质量等核心因素。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应用
在新媒体时代,ELM模型的这两条路径体现得更加明显。从36氪等平台的一些研究来看,随着信息的 ** 式增长,消费者每天都会接触到海量的广告信息。对于那些高介入度的产品,如房产、汽车等,新媒体广告往往需要提供详细的数据、专业的评测等内容来吸引消费者走中心路径。例如一些汽车品牌的官方网站或者新媒体账号会发布车辆的发动机参数、安全性能测试结果等深度内容。
而对于低介入度的快消品,像零食、日用品等,边缘路径就发挥着重要作用。抖音上的很多零食广告通过有趣的短视频、网红的推荐等方式吸引消费者。这些广告往往不会深入讲解零食的制作原料等复杂信息,而是靠新奇的创意或者网红的人气来促使消费者购买。
三、与其他热门理论的关联
虎嗅上曾提到,ELM模型与AIDA模型也存在一定的联系。AIDA模型强调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Desire(欲望)和Action(行动)。在新媒体广告中,ELM模型的中心路径和边缘路径都可以在AIDA模型的各个阶段发挥作用。比如,在吸引消费者注意阶段,边缘路径中的视觉冲击力强的广告画面更容易引起注意;而在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阶段,中心路径中的产品优势阐述则更有说服力。
四、评估新媒体广告效果的启示
对于新媒体广告效果的评估来说,ELM模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框架。我们可以根据消费者是更倾向于中心路径还是边缘路径来判断广告的效果。如果广告的目标受众是走中心路径的,但是广告内容却充满了边缘线索而没有实质内容,那么这个广告效果可能就会大打折扣。反之,如果面向的是走边缘路径的受众,却提供了大量复杂难懂的中心路径内容,也难以达到理想的广告效果。
小编注:亲爱的读者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到不同类型的广告是更倾向于走哪条路径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哦。
小编有话说
ELM模型在新媒体广告效果评估中是一个非常经典且实用的理论。它让我们能够从消费者的角度去深入理解广告信息的处理过程。无论是广告主还是新媒体运营者,都应该充分掌握这个理论,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目标受众的特性来制定合适的广告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媒体这个竞争激烈的广告战场上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大家也可以多关注运营动脉网站(www.yydm.cn),上面有很多关于新媒体运营包括广告投放等方面的实战经验分享,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运用这些理论。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如何判断目标受众是更倾向于中心路径还是边缘路径呢?
答:可以从产品的性质、消费者的购买频率和决策重要性等方面来判断。如果是高价值、购买频率低且需要深入研究的产品,如房产,目标受众更可能走中心路径;如果是低价值、购买频率高的快消品,如口香糖,目标受众可能更多依赖边缘路径。
问题2:ELM模型是否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新媒体平台?
答:基本适用。无论是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还是视频平台如抖音、B站等,都存在消费者走中心路径或边缘路径处理广告信息的情况。不过不同平台的用户特点可能会影响路径的选择倾向,比如抖音的用户可能更易受边缘线索影响,而知乎的用户可能对中心路径内容接受度更高。
问题3:在新媒体广告中,如何平衡中心路径和边缘路径的内容?
答:要根据产品特点和目标受众来调整比例。对于高端电子产品,可以以中心路径内容为主,如详细的产品评测,再搭配一些边缘线索,如时尚的外观设计展示;对于时尚类产品,可以在精美的画面等边缘线索基础上,适当加入一些关于材质的中心路径内容。
问题4:ELM模型如何帮助优化新媒体广告的创意?
答:如果是走中心路径的广告创意,要注重逻辑严谨、数据准确;如果是边缘路径的创意,则要突出情感共鸣、视觉冲击力或者名人效应等。例如苹果公司的广告,既有产品性能等中心路径内容展示,又有简洁时尚的画面等边缘线索吸引消费者。
问题5:有没有研究显示ELM模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
答:有一些研究表明,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消费者可能更受边缘线索影响,因为群体意见等因素属于边缘线索;而在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消费者在某些高介入度决策时可能更依赖中心路径。不过这也受到产品类型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参考文献
[1] 虎嗅相关文章《新媒体广告营销中的消费者心理研究》
[2] 36氪相关报告《新媒体时代广告效果评估的新趋势》
[3] 得到APP课程《消费者行为学在新媒体营销中的应用》
最后分享下我一直在用的运营资料库,运营动脉拥有60000+份涵盖多平台的策划方案、行业报告、模板与案例,是运营人的高效助手,立即访问 www.yydm.cn 吧!
发布者:运营达人,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ankan.com/dc/35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