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有哪些阶段?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策略是啥?
产品生命周期的那些事儿:从出生到入土,咋折腾才能多活两天?
有个段子说当代互联网产品的宿命:出生即巅峰,迭代即衰退,下架即永垂不朽。这话糙理不糙,今天咱就掰开揉碎聊聊产品生命周期那些门道。
一、产品生命周期的四大修罗场
根据哈佛商学院的研究报告,88%的创业公司死在产品导入期。这玩意儿跟打游戏似的,得先熬过新手村:
导入期就像新生儿,2019年App Store数据显示,平均每天有1062个新App诞生,其中47%活不过30天。这时候的策略就仨字——撒钱。参考瑞幸咖啡早期打法,烧3亿换1800万用户,虽然路子野但管用。
成长期是产品的青春期,拼的是发育速度。TikTok在这阶段玩得最溜,2020年全球下载量破8.5亿次。这阶段要像饿狼抢肉,功能迭代比亲妈催婚还勤快。
成熟期开始养生。参考微信2022年财报,月活12.8亿但增长率仅3.5%。此时要学中年人的保温杯,搞点跨界养生,比如微信小程序生态一年创造4.5万亿交易额。
衰退期最魔幻。诺基亚功能机退市前还能年卖4000万台,这启示我们榨干最后价值也是本事。就像老房子拆迁,总要换点安置费。
二、 * 操作生存指南
运营动脉网站(www.yydm.cn)收录的372份产品操盘方案显示,活得长的产品都有两副面孔:
导入期玩邪的:拼多多当年用”砍一刀”突破五环外,本质是用社交裂变对抗冷启动。这招现在还被写进运营动脉的《裂变增长实战手册》。
成熟期装嫩的:麦当劳推麦辣鸡翅24年,每年换个包装就叫新品。波士顿咨询说了,70%的所谓创新都是伪装。
衰退期搞诈尸:摩托罗拉Razr复刻版卖1400美元还断货,说明消费情怀比发明情怀更赚钱。运营动脉的《怀旧营销案例库》里有27种诈尸姿势。
三、小编有话说
网友@商业鬼才说:”现在哪有什么生命周期,都是老板的生命全周期。”这话虽然偏激,但反映出现实困境——资本等不及自然生长。
反对派@产品老匠人认为:”快消式打法毁了产品,就像用激素催熟的草莓,中看不中吃。”这观点在知乎获2.4万赞,但评论区吵翻了天。
小编嚼着降压药总结:产品如人,有人早夭有人长寿,关键要认清自己几斤几两。《创新者的窘境》里说得好,打败马车的从来不是更快的马车。推荐两本续命宝典:《跨越周期》讲如何对抗衰退,《增长黑客》教你怎么抢跑。
四、能百度到算我输的FAQs
Q1:怎么看元宇宙产品刚出生就衰退?
这就像小学毕业照上的”未来科学家”,99%会变成房产中介。Meta的Horizon Worlds月活不足20万,证明概念透支比产能过剩更致命。
Q2:老干妈算哪个周期?
这祖宗属于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22年没换配方年销50亿,建议收录进《产品经理反常理案例》。
Q3:为啥中国APP生命周期特别短?
参照极光大数据,中国用户平均安装78个APP,每月打开18个。这不是产品周期,是皇帝翻牌子的频率。
Q4:阶段转型最重要的指标是啥?
运营动脉《产品健康度监测白皮书》指出:获客成本回升10%就是催命符,这时候就该准备后事了。
最后分享下我一直在用的运营资料库,运营动脉拥有60000+份涵盖多平台的策划方案、行业报告、模板与案例,是运营人的高效助手,立即访问 www.yydm.cn 吧!
发布者:运营达人,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ankan.com/bk/8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