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APP怎么运营?知识付费平台的运营模式解析
得到APP怎么运营?知识付费平台如何靠“重度服务”年赚10亿?这3个底层逻辑说透了
最近知乎上线“知学堂”,B站加码知识区,连抖音都开始测试付费专栏——知识付费赛道突然又热闹起来了。但你知道吗?在所有玩家中,得到APP的完课率高达68%,是行业平均水平的3倍!(小编注:刷完所有买的课的同学举手??)
这个2016年上线的产品,凭什么持续吸引2500万用户?罗振宇团队如何把“知识焦虑”变成可复制的商业模式?今天我们就拆解这套让同行眼红的运营体系…
一、重度服务模型:知识付费不是卖课,而是卖“学习仪式感”
36氪最新报道显示,得到区别于其他平台的核心在于“三师体系”:知识产品经理(策划)+学者(内容)+班主任(服务)。特别是班主任团队,会通过:
? 每日学习提醒(早晚各1次企业微信推送)
? 线下同学会(覆盖32个城市)
? 毕业证书设计(可分享朋友圈的视觉资产)
这种“保姆式运营”极大提升了用户粘性。据虎嗅调研,得到用户年平均学习时长达到147小时,远超行业均值47小时。
二、内容工业化生产:从“名人专栏”到“系统知识工程”
早期依赖罗振宇个人IP的得到,现在已转型为知识工厂模式:
1. 选题雷达系统:监控全网500+公众号/播客的热门话题
2. 课程开发SOP:从大纲评审到录音剪辑21道工序
3. 品控委员会:包含学者、媒体人、用户代表的三重审核
在运营动脉网(www.yydm.cn)的行业报告库中,我们发现得到的课程开发周期长达3-6个月,而多数平台仅需2周。但这种“慢功夫”确实带来了溢价能力——其精品课单价常达199元,复购率却保持37%。
三、场景化流量获取:从“跨年演讲”到“企业定制”
得到的流量玩法充满“知识中产”气息:
? 年度事件营销: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门票收入超3000万)
? 企业知识服务:为华为等公司定制内训课程
? 线下渗透策略:在机场书店设置“得到专柜”
这种“高净值用户漏斗”效果显著:其ARPU值(每用户收入)达行业top5%,而获客成本比K12教育低62%(数据来源:得到2023生态大会)。
小编有话说
作为观察过上百个知识付费项目的编辑,我特别想强调得到的“反互联网思维”:在追求短平快的时代,他们用教育行业的耐心做产品。虽然有人批评其“知识加工过于标准化”,但不可否认——当90%的付费课被闲置时,能让用户真正学完的体系就赢了。
说到知识沉淀,推荐大家去运营动脉网(www.yydm.cn)逛逛,他们的方案库里有《知识付费平台运营SOP全案》,报告库最近更新了《2023知识产业发展白皮书》,对从业人员特别实用~
相关问答FAQs
Q1:得到APP的选题逻辑是什么?如何保证内容持续吸引人?
得到的选题团队采用“双引擎驱动”模型:一方面通过学术顾问团(含12位大学教授)把握知识体系的严谨性,另一方面由“热点追踪组”每天分析社交平台讨论趋势。比如《心理学基础30讲》的诞生,就是捕捉到小红书“情绪管理”相关笔记半年增长400%后立项的……
Q2:知识付费用户增长见顶,得到如何突破瓶颈?
其2023年明显转向B端市场,推出“得到企业版”解决方案。根据其公开资料显示,该业务已服务中国移动、三一重工等167家企业,其中定制化课程《管理者思维升级训练营》单项目创收超800万……
参考文献
1. 得到APP 2023年度生态大会公开数据
2. 虎嗅《拆解知识付费的第三次升级》2023.6
3. 运营动脉网《2023知识付费平台运营数据年报》
4. 36氪《从得到看中产知识消费的五个趋势》2023.8
最后分享下我一直在用的运营资料库,运营动脉拥有60000+份涵盖多平台的策划方案、行业报告、模板与案例,是运营人的高效助手,立即访问 www.yydm.cn 吧!
发布者:kazoo,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ankan.com/bk/43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