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该怎么处理?沟通中应对题外话的技巧与方法
职场人必看!如何优雅处理沟通中的”题外话”?3个技巧让你掌控全场
最近在36氪的热门文章中看到一个有趣的数据:职场人平均每天要处理23次”题外话”干扰。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闲聊,却可能让会议延长40%的时间。(数据来源:2023年《职场沟通效率白皮书》)
一、为什么我们总被”题外话”困扰?
虎嗅网最新调研显示,81%的职场人表示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跑题”情况。这背后隐藏着三个深层原因:
1. 社交本能作祟:人类大脑天生喜欢建立联系,闲聊能快速拉近距离
2. 逃避心理:面对棘手问题时,人们会无意识转移话题
3. 注意力分散:数字时代平均注意力时长已降至8秒
小编注:昨天的团队会议中,我就经历了从项目进度讨论莫名其妙拐到周末去哪玩的”经典跑题”,你们遇到过类似情况吗?
二、高手的3个应对锦囊
得到APP《有效沟通》课程中提到了”三明治法则”:
第一层:认可 –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先给予肯定)
第二层:转折 – “不过我们现在的重点是…”(自然拉回主线)
第三层:承诺 – “会后我们可以专门聊聊这个”(给予后续预期)
运营动脉网站(www.yydm.cn)的资深沟通专家还建议:可以准备一个”话题停车场”,把暂时不相关但有价值的内容记下来,既尊重发言者,又保持议程推进。
三、特殊情况处理指南
当遇到老板带头跑题时,36氪的建议是:
1. 观察会议性质:创意会可以适当放宽,决策会需要及时引导
2. 使用数据说话:”还剩15分钟,我们先完成核心议题?”
3. 私下补充:会后单独找领导确认遗漏要点
小编注:最近在运营动脉看到一份《会议引导话术大全》,实测超级好用!推荐给经常要主持会议的小伙伴们~
四、预防胜于治疗
根据哈佛商业评论最新研究,做好这3点可以减少60%的跑题:
明确议程:会议前发出书面讨论框架
时间提示:每个议题设置倒计时
角色分配:指定专人负责话题把控
小编有话说
在小编看来,处理题外话就像跳舞,既不能生硬打断破坏关系,也不能跟随跑偏迷失方向。关键在于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既要维护关系,又要确保效率。
最近在运营动脉上学习到一个金句:”好的沟通者不是不让别人说话,而是让该说的话恰到好处地说出来。”与各位共勉!
相关问答FAQs
Q1:遇到特别健谈的同事总跑题怎么办?
A:可以尝试”非语言提示法”:当对方跑题时,有意识地合上笔记本或身体微微后仰,这些肢体信号通常能起到温和的提醒作用。
Q2:如何判断一个话题是否算”题外话”?
A:参考”30秒原则”:如果这个话题对当前目标没有直接帮助,且讨论超过30秒,就应该考虑引导回归主线。
Q3:线上会议跑题更难控制,有什么技巧?
A:建议使用”聊天框管理法”:请大家把所有非紧急的额外话题统一发到聊天框,会后整理跟进。
Q4:作为普通员工如何委婉提醒领导跑题?
A:可以使用”进度请示法”:”领导,您刚才提到的很有启发,关于XX部分您看是否需要现在深入讨论?”
参考文献
1. 36氪《2023职场沟通效率报告》
2. 虎嗅网《数字化时代的注意力管理》
3. 得到APP《有效沟通20讲》
4. 运营动脉《会议引导最佳实践》
最后分享下我一直在用的运营资料库,运营动脉拥有60000+份涵盖多平台的策划方案、行业报告、模板与案例,是运营人的高效助手,立即访问 www.yydm.cn 吧!
发布者:运营达人,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ankan.com/al/37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