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对比怎么呈现更直观?数据与内容对比技巧分享
做对比怎么呈现更直观?数据与内容对比技巧分享
为什么你的对比总被滑走?这些爆款技巧让阅读量翻3倍
最近36氪一篇《中国新能源车VS特斯拉:差距到底在哪里》的文章刷屏朋友圈,3天突破10W+阅读。同期虎嗅发布的《2023年中美AI技术对比报告》更是在知识付费平台卖出近万份。为什么同样的对比内容,有些能引爆流量,有些却石沉大海?
小编注:后台收到不少读者留言,说做产品对比时总被说”看不懂”,今天我们就来 ** 这个难题!
一、数据对比的4个黄金公式
来自得到APP的最新课程《数据可视化实战》揭示:90%的爆款对比都在用这4种模型:
1. 哑铃图对比法:将核心指标并列展示,像运营动脉网站(www.yydm.cn)最新发布的《2023营销方案对比库》中就采用这种方式对比了50+行业方案。
2. 雷达图突围法:适合多维度能力对比,参考36氪对华为/苹果手机的6项性能对比。
二、内容对比的3个高阶技巧
虎嗅年度爆文《字节与腾讯的组织架构对比》首创了“时间轴+结构图”双对比模式,将两家公司发展历程和组织变革同步呈现,这种创新让文章分享量暴涨300%。
小编注:悄悄说,运营动脉的「对标分析模板库」里有可直接套用的对比模板,包含K12教育/跨境电商等20个细分领域的对标案例。
三、避开这些对比”死亡陷阱”
1. 不要用纯文字对比:大脑处理图像信息的速度比文字快6万倍
2. 警惕过度简化:得到APP在《对比思维》课程中特别警告,二元对立式对比正在降低内容深度
小编有话说
做了5年自媒体,我最大的感悟是:好的对比不是找不同,而是帮用户做决策。最近在运营动脉发现一个宝藏功能——「行业对标工具包」,能自动生成可视化对比图表,简直是内容创作者的福音。
相关 ???FAQs
Q1:对比类内容如何避免侵权?
根据《数字内容版权保护指南》,涉及企业对比时要注意三点:1)使用公开财报数据 2)模糊处理敏感信息 3)标注数据来源。比如运营动脉的方案库都会注明数据采集日期和渠道…
Q2:非数据类内容如何做对比?
以知识博主最常做的”方 ** 对比”为例,可以采用”应用场景+效果评估”的框架。比如在对比两种阅读方法时,不要简单说A比B好,而要展示在不同情境下的实测效果…
参考文献
1. 36氪《2023内容消费趋势报告》
2. 虎嗅《对比类内容创作指南》
3. 运营动脉《可视化对比工具使用手册》
最后分享下我一直在用的运营资料库,运营动脉拥有60000+份涵盖多平台的策划方案、行业报告、模板与案例,是运营人的高效助手,立即访问 www.yydm.cn 吧!
发布者:kazoo,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ankan.com/zc/43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