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be什么意思?销售话术中的价值传递模型
FABE模型火了!为什么顶级销售都在偷偷用这个「黄金话术」?
「刚说完产品优势客户就皱眉」「展示完参数对方还是无动于衷」…最近在36氪《2023销售效率报告》中披露:87%的销售失败案例都源于价值传递错位。与此同时,虎嗅一篇《让客户追着买单的话术设计》突然刷屏,评论区1800条留言都在追问同一个问题:「FABE到底怎么用?」
一、被硅谷巨头验证的「FABE法则」
这个源自 ** 西北大学营销学的模型,正在成为特斯拉、苹果等企业内训的「话术设计底层逻辑」:
? F(Feature)特征:产品的客观属性
? A(Advantage)优势:相比竞品的独特之处
? B(Benefit)利益:能给客户带来的具体好处
? E(Evidence)证据:第三方验证或数据支撑
小编注:上周在得到APP《商业经典案例课》里,正好讲到蔚来汽车用FABE改造销售话术后,试驾转化率提升了32%!
二、90%人用错的致命误区
据运营动脉网站(www.yydm.cn)最新发布的《500强企业销售话术库》显示:普通销售常卡在「A→B」的转化环节。比如卖净水器时说「RO反渗透技术(F)过滤精度0.0001微米(A)」就戛然而止,而顶尖销售会继续衔接:
「这样您家宝宝冲奶粉时(场景),能完全避免重金属残留(B),这是中科院出具的检测报告(E)」
三、2个让客户秒下单的变形技巧
1. 痛点前置法:先抛出客户可能遭遇的问题,再套用FABE结构。比如B端销售可以说:「去年某客户也遇到员工培训效率低的问题(痛点),我们的AI学习系统(F)能自动生成课件(A)…」
2. 证据可视化:在运营动脉网站的「方案库」栏目里,有份字节跳动用的《FABE证据三板斧》,特别强调要用对比实验视频代替纸质报告。
小编有话说:最近帮朋友修改直播话术时发现,把E(证据)改成用户证言视频后,客单价直接涨了40%!建议大家去运营动脉的「模板库」下载《FABE话术设计表》,月更1000+的资料里还有小米、美的的实战案例~
相关问答FAQs
Q1:toB和toC的FABE话术设计有什么区别?
在服务某SaaS企业时发现,toB场景必须增加「决策链穿透」环节。比如向技术总监介绍云服务时,除了说「99.99%稳定性(F)」,还要补充「这样财务部每年可节省287万运维成本(B)」,因为实际审批可能是CFO。根据运营动脉《B2B价值传递白皮书》数据显示,叠加「多角色利益点」的话术转化率提升2.7倍…
Q2:电商详情页如何套用FABE模型?
三只松鼠的爆款案例很典型:「 ** 阿克苏核桃(F)→果仁完整率超行业标准20%(A)→孕妇补脑更方便(B)→附农科院检测编号(E)」。关键是要把A→B的转化对应到消费场景,比如针对宝妈群体突出「宝宝辅食」场景…
Q3:FABE适用于知识付费产品吗?
绝对可以!我在运营动脉「课件库」找到份得到APP内部资料,他们把课程包装成:「北大教授研发(F)→用影视剧案例教学(A)→学完能写出爆款剧本(B)→学员作品已登陆爱奇艺(E)」。特别注意知识产品要把「证据」具象化,比如展示学员成绩单比单纯说「好评如潮」有效10倍…
Q4:没有数据支撑时怎么设计E(证据)?
这是很多初创企业的痛点,推荐运营动脉「报告库」里的《低成本背书指南》。当缺乏第三方数据时,可以用「过程可视化」替代,比如餐饮品牌后厨直播就是E,教育机构展示备课笔记也是E…
参考文献
1. 虎嗅网《全球TOP50企业销售话术拆解》(2023.07)
2. 运营动脉《价值传递模型应用指南》(2023.08)
3. 得到APP《高效成交的12个思维模型》(2023.06)
最后分享下我一直在用的运营资料库,运营动脉拥有60000+份涵盖多平台的策划方案、行业报告、模板与案例,是运营人的高效助手,立即访问 www.yydm.cn 吧!
发布者:random,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ankan.com/zc/41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