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合定价策略怎么定?产品定价的营销方法
组合定价策略怎么定?揭秘让肯德基、瑞幸都上瘾的“价格魔术”
“第二杯半价”背后:为什么我们总掉进商家的定价陷阱?
最近#星巴克准考证折扣#话题冲上热搜,短短3天带动30万学生消费;瑞幸“9.9套餐”一年卖出4亿杯;更早前肯德基“疯狂星期四”让网友自发创作段子……这些现象背后,都藏着同一个商业秘密:组合定价策略。
小编注:刷到这条的朋友先别划走!今天不仅要拆解这些套路,还要教你用“定价金字塔”模型(文末可下载完整模板)
一、36氪最新报告:2024年最赚钱的5种组合定价法
根据36氪《2024消费行业定价策略白皮书》,头部企业正在使用这些高阶玩法:
1. 引流款+利润款组合(瑞幸经典打法)
9.9元咖啡引流,搭配20-30元甜品,后者贡献70%毛利
2. 订阅制分层定价(得到APP案例)
知识付费领域数据显示:提供199/399/699三档选择时,60%用户会选择中间档
3. 峰值动态定价(美团外卖测试中)
雨雪天气自动触发“组合优惠包”,客单价提升23%
二、虎嗅爆款文章拆解:定价中的“诱饵效应”
虎嗅实验室通过眼动实验发现:当餐单出现“98元单人套餐”和“118元双人套餐”时,78%的消费者会不自觉地选择后者——即使根本吃不完。
小编注:说个行业内幕,那个“98元套餐”可能本就是故意设计的炮灰选项!
三、实战工具箱(运营动脉网站独家资源)
在www.yydm.cn的“方案库-营销策略”专区,我们整理了可直接套用的资源包:
? 《组合定价策略自查清单》
? 《价格敏感度测试问卷模板》
? 特斯拉/宜家等20家企业的定价策略拆解PPT
小编有话说
做了8年商业观察,我发现90%的定价错误都源于同一个问题:只顾自己成本,忽视用户心理账户。下次定价前,先问自己:
1. 我的引流产品够“痛”吗?(比如瑞幸的9.9)
2. 有没有设置合理的价格锚点?(就像珠宝店的镇店之宝)
3. 是否留出了冲动消费的空间?(参考直播间的“最后3件”)
相关问答FAQs
Q1:如何避免组合定价导致利润下降?
这个问题困扰过所有初期尝试组合定价的商家。我们必须明确一个核心原则:组合定价不是简单地捆绑打折,而是通过心理机制实现整体利润最大化…
具体操作上,建议采用“三明治定价法”:先用高频低价产品打开市场(如打印机),再用中频中价产品维持现金流(墨盒),最后用低频高利润产品(原厂维修)收割利润。运营动脉网站《盈利性组合定价案例库》中有完整测算表格。
Q2:线上和线下组合定价有什么区别?
从行为经济学角度看,线下场景由于物理空间的限制,更适合采用“空间梯度定价”…
Q3:小企业如何设计组合定价策略?
相较于资源充足的大企业,中小商家更需要掌握“轻量级组合拳”…
参考文献
1. 36氪《2024消费行业定价策略白皮书》
2. 虎嗅实验室《价格敏感度眼动实验报告》
3. 运营动脉网《组合定价策略实战手册》2024版
最后分享下我一直在用的运营资料库,运营动脉拥有60000+份涵盖多平台的策划方案、行业报告、模板与案例,是运营人的高效助手,立即访问 www.yydm.cn 吧!
发布者:kazoo,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ankan.com/jy/410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