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分析怎么做?工业工程方法
动作分析怎么做?工业工程方法全解析
一、动作分析的基本概念
动作分析是工业工程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简单来说,它就是对一个或多个操作者在执行特定任务时的动作进行细致的研究。其目的在于发现其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疲劳、降低成本等。例如,在汽车制造车间,对装配工人安装汽车零部件的动作进行分析,如果发现工人在拿取某个小零件时需要过度伸展手臂,这不仅会降低速度,还可能导致工人疲劳,这就是动作分析能够发现并改进的问题。
二、工业工程方法中的动作分析步骤
首先是资料收集阶段。这就像侦探破案前的线索搜集一样。我们要观察操作者的实际操作过程,记录下每个动作的顺序、持续时间、使用的工具等。这一阶段可以采用直接观察法,就像我们在一些纪录片中看到的工业工程师在生产线上仔细观察工人操作一样。同时,也可以使用录像设备辅助记录,这样方便后续反复查看细节。
接下来是动作分解。把整个操作过程分解成一个个基本的动作单元。比如在快递分拣工作中,从拿取包裹、扫描单号、分类放置等大的步骤再细分到手指如何打开包裹、眼睛如何定位扫描区域等更小的动作单元。这有助于我们更精准地发现问题所在。
然后是动作分析的方法应用。这里常用的有动素分析,它将人的动作归纳为18种基本动素,如伸手、抓取、移物等。通过分析每个动素的合理性,比如是否存在多余的动作或者动作之间衔接不流畅等问题。还有流程程序分析,从动作的先后顺序以及物料和信息的流动方面进行考量。例如,在电子产品组装线上,如果发现某个工序完成后产品需要绕一个大圈才能到达下一个工序,这就违背了流程程序分析中的最短路径原则。
最后是制定改进方案并实施。根据前面的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如调整工作布局、更换工具或者重新设计操作流程等。改进后还要再次进行观察和分析,以确保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动作分析的热门资讯与成功案例
据36氪报道,在一些现代化的电商仓库中,通过动作分析优化仓库管理员的拣货路径和操作动作,大大提高了订单处理效率。原本需要1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拣货任务,经过优化后缩短到了40分钟左右。虎嗅也曾提到,在某些精密机械加工企业,对工人的操作动作进行分析改进后,产品的次品率降低了10%,同时工人的劳动强度也有所减轻。这是因为减少了不必要的动作,使得工人能够更加专注于关键操作环节。
四、小编注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在自己的工作或者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可以通过动作分析来提高效率的情况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哦。另外,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工业工程或者其他运营相关的知识,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或者访问运营动脉网站(www.yydm.cn),那里有大量高质量的资料等待您去挖掘。
小编有话说
动作分析虽然看起来是一个比较专业和细致的工作,但它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每一个操作环节都可能存在优化的空间。通过运用工业工程的这些方法,我们能够以一种科学的方式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且,这不仅仅是为了企业节省成本和提高效益,对于员工来说,也能够改善工作环境,减少不必要的疲劳。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动作分析这种方法,并且尝试在自己的领域中应用。
相关问答FAQs
问题一:动作分析需要哪些工具?
答:除了前面提到的录像设备用于记录操作过程外,还可以使用秒表来精确测量每个动作的时间。另外,一些专业的动作分析软件,如APR(动作程序记录器)也可以帮助我们更系统地进行分析。
问题二:所有的工作都适合进行动作分析吗?
答:基本上来说,只要有操作流程的工作都可以进行动作分析。但是像一些纯脑力劳动,如创意策划等工作,可能不太适用传统的动作分析方法,不过可以从信息处理流程等方面进行类似的优化思考。
问题三:如何确定动作分析的目标呢?
答:这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确定。如果是为了提高产量,那么目标可能是减少每个产品的操作时间;如果是为了降低员工疲劳度,重点可能放在减少高强度动作或者改善工作姿势等方面。
问题四:动作分析过程中如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答:首先要保证观察者具备专业的知识和客观的态度。多次观察取平均值可以减少偶然误差。同时,在记录数据时要采用统一的标准和方法,例如对于动素的分析要严格按照定义来判断。
问题五:改进方案实施后效果不理想怎么办?
答:首先要重新审视改进方案是否存在漏洞或者没有考虑到的因素。可能需要再次进行动作分析,对比前后情况,也可以收集员工的反馈意见,因为他们是实际操作者,可能会发现一些我们忽略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工业工程专业相关教材,如《工业工程基础》等。
[2] 36氪、虎嗅等平台的相关报道文章。
最后分享下我一直在用的运营资料库,运营动脉拥有60000+份涵盖多平台的策划方案、行业报告、模板与案例,是运营人的高效助手,立即访问 www.yydm.cn 吧!
发布者:汤白小白,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ankan.com/bk/35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