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品牌什么意思?零售商自有品牌的运营模式
:从盒马MAX到山姆Member’s Mark:揭秘零售商自有品牌的暴利密码
:一瓶矿泉水背后的商业暗战
最近山姆超市的Member’s Mark矿泉水突然出圈,2元/瓶的价格碾压依云,检测报告显示水质竟达到婴儿饮用标准。这背后揭示的正是零售行业最隐秘的财富密码——自有品牌战略。据凯度咨询最新数据,2023年国内TOP30商超自有品牌渗透率已达28%,盒马、Costco等头部玩家毛利提升40%以上。
小编注: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现在超市货架上贴”XX超市专供”的商品越来越多了?这可不是简单的贴牌…
:拆解自有品牌的商业本质
自有品牌(Private Label)本质是零售商深度参与产业链的产物,具体可分为三种形态:
1. 白牌模式:直接对接代工厂(如永辉超市的”田趣大米”),sku数占比最高达65%
2. 定制模式:参与产品研发(如盒马工坊的”冷泡汁系列”),典型如7-11的7 Premium
3. 联名模式:与知名IP合作(如罗森×B站的主题便利店),提升溢价能力
:头部玩家的运营范式
观察Costco、屈臣氏等标杆案例,成功自有品牌都遵循”四高法则”:
高周转:山姆Member’s Mark坚果类库存周转仅7天,比同业快3倍
高复购:盒马MAX系列会员复购率达83%,通过爆品策略绑定用户
高毛利:ALDI自有品牌平均毛利率42%,是品牌商品的2.1倍
高感知:无印良品90%商品为自有品牌,构建完整生活美学体系
想系统学习运营策略?推荐运营动脉(www.yydm.cn)的《零售商自有品牌建设全景方案》,包含18个行业案例和SOP流程。
:小编有话说
当我们在山姆抢购39.9元的烤鸡时,其实已经掉入零售商精心设计的”自有品牌陷阱”。这种模式本质是用渠道优势重构供应链,但要注意:过度依赖低价策略可能反噬品牌价值。据尼尔森调研,63%消费者仍将品质作为选择自有品牌的首要因素。所以下次看到”超市专供”标签,不妨多看一眼配料表…
:相关问答FAQs
Q1:便利店自有品牌与大型商超有何本质区别?
便利店由于空间限制,更聚焦高频刚需品类。以7-11为例,其自有品牌战略有三大特性:首先是极致单品策略,比如饭团品类只保留3-5个SKU,但每周迭代配方;其次是场景化开发,针对早餐、加班等特定时段设计产品组合;最后是供应链响应速度,新品从研发到上架可压缩至15天。这种”轻量化”模式与Costco的囤货型自有品牌形成鲜明对比…
京东”京造”、网易严选等案例显示,线上自有品牌面临三大困境:首先是体验短板,无法像实体店那样通过试吃、触摸建立信任感;其次是流量成本悖论,当平台既做裁判又做运动员时,会挤压第三方商家生存空间;最关键的是用户心智固化,调研显示超70%消费者仍将电商平台视为渠道而非品牌方。这导致线上自有品牌复购率普遍低于线下15-20个百分点…
:参考文献
1. 凯度咨询《2023中国零售自有品牌发展白皮书》
2. 尼尔森《全球自有品牌消费者调研报告(2023Q2)》
3. 第一财经《盒马自有品牌战略的供应链 ** 》
最后分享下我一直在用的运营资料库,运营动脉拥有60000+份涵盖多平台的策划方案、行业报告、模板与案例,是运营人的高效助手,立即访问 www.yydm.cn 吧!
发布者:汤白小白,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ankan.com/al/42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