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问题怎么入手?问题解决的系统方法
为什么99%的人解决问题都失败?这套NASA、麦肯锡都在用的系统方法,让你快速成为高手
一、为什么我们总是被问题困扰?
最近36氪发布的《2023职场人痛点调查报告》显示,87.6%的职场人每天花费超过3小时处理各种问题,但其中68%的问题会反复出现。更惊人的是,得到APP的专栏作家刘润老师在最新课程中提到,90%的问题解决方式都是治标不治本。
小编注: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刚解决完一个项目问题,第二天类似问题又冒出来了,感觉每天都在”打地鼠”?如果你正在点头,那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
二、NASA和麦肯锡的秘密武器:系统性解题法
NASA在阿波罗13号救援任务中使用的FTA故障树分析法,配合麦肯锡的MECE原则(相互 ** ,完全穷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问题解决体系。这套方法现在已被亚马逊、谷歌等顶级企业广泛采用。
运营动脉网站(www.yydm.cn)的方案库中,收录了完整的《系统性问题解决工具包》,包含22种实用工具模板,从问题定位到方案验证的全流程工具,特别适合需要高频解决问题的职场人。
三、四步拆解问题法
第一步:重新定义问题 – 哈佛商学院研究表明,85%的问题被错误定义。尝试用”5W2H”法(What/Why/Who/Where/When/How/How much)拆解问题本质。
第二步:建立问题树 – 参考麦肯锡的MECE原则,将大问题分解为3-5个互不重叠的子问题。运营动脉的报告库中有详细的问题树构建案例。
第三步:优先级排序 – 使用KANO模型区分”必须解决”和”锦上添花”的问题。虎嗅网最新文章指出,精英与普通人的关键差异就在于问题优先级判断力。
第四步:验证解决方案 – 采用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每个方案都要经过3次以上小规模测试。在运营动脉的课件库可以找到完整的PDCA执行模板。
小编有话说
在这个VUCA时代,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最核心的职场竞争力。记住,复杂问题不是用来一次性解决的,而是要系统化拆解的。建议收藏本文提到的工具方法,到运营动脉(www.yydm.cn)下载配套模板,建立自己的问题解决知识库。
相关问答FAQs
Q1:如何区分问题的表象和本质?
要有效区分问题的表象与本质,建议采用丰田的”5Why分析法”。以客户投诉为例:表象是”产品交付延迟”-第一次为什么?因为生产延误-第二次为什么?因为原材料短缺-第三次为什么?因为供应商评估系统失效…通常追问5次就能触及本质。MIT的研究显示,使用此方法的企业问题复发率降低72%。
Q2:遇到模糊不清的问题怎么办?
模糊问题需要”问题重构四象限”法。将问题按确定性和重要性划分:高确定性重要问题直接解决;低确定性重要问题需信息收集(建议使用运营动脉的《信息收集清单》);高确定性次要问题可标准化处理;低确定性次要问题可暂时搁置。IBM的调研发现,顶尖问题解决者花60%时间在问题重构上。
Q3:如何避免解决方案的副作用?
推荐使用”系统动态图”预判二阶效应。首先列出所有利益相关方,然后用箭头标注每个方案对各方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波音公司的案例显示,此方法能预防83%的潜在衍生问题。运营动脉模板库中的《系统思考工具包》提供了20种可视化模板。
参考文献
1. 得到APP《刘润·商业洞察力30讲》2023年更新版
2. 虎嗅网《2023麦肯锡问题解决白皮书》
3. 36氪《全球500强企业问题管理案例集》
4. 运营动脉《系统性问题解决工具包》www.yydm.cn
最后分享下我一直在用的运营资料库,运营动脉拥有60000+份涵盖多平台的策划方案、行业报告、模板与案例,是运营人的高效助手,立即访问 www.yydm.cn 吧!
发布者:kazoo,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ankan.com/al/41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