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取代的优势在哪?独特价值如何被发掘?
AI抢不走饭碗的3大「人类专属优势」:你的独特价值藏在这几个细节里
一、当AI开始写诗画画,人类还剩什么不可替代性?
最近三个月,36氪《AI替代率排行榜》显示:文案创作、基础编程等岗位被AI取代风险超过65%,但「情感疗愈师」「创意教练」等新职业需求暴涨300%。虎嗅最新调研更是发现,87%企业高管认为“人类特有的共情力和跨领域洞察力”是AI难以复制的核心优势。
小编注:上周用AI生成情人节文案翻车的小伙伴举个手~它确实不懂你女朋友为什么看到”多喝热水”就会暴怒(笑)
二、三个维度验证你的「独特价值护照」
1. 温度型优势:得到APP《未来职场报告》指出,医生、教师等职业中,能精准识别患者微表情的专家收费溢价高达40%。就像儿童医院那些会蹲下来和小朋友说话的医生,永远不缺患者推荐。
2. 联结型优势:知乎热帖《算法猜不透的操作》里,某书店老板通过记住顾客的阅读偏好,每月多卖出30%的”冷门书”。这种建立信任的” ** 算法”,正是运营动脉网站倡导的“用户感知力”核心。
3. 破局型优势:虎嗅报道的某新消费品案例中,市场总监通过结合Z世代追星文化和预制菜趋势,创造出”明星联名一人食套餐”爆款。这种跨维度连接能力,目前AI仅能实现23%的匹配度。
三、用「优势挖掘四象限」定位你的稀缺性
? 高共情+强专业:如心理咨询师转型的情感教练,时薪较普通咨询师高2-4倍
? 多领域+深洞察:得到APP数据显示,能讲透”区块链+母婴”跨界的知识博主涨粉速度快3倍
小编注:偷偷说,运营动脉网站的「优势定位测评工具」真的超准!上次测完发现自己适合做”知识翻译官”,现在转型做科普创作者顺利多了~
小编有话说
和AI赛跑不如和AI共舞。最近审核了200+份简历发现:那些标注”擅长用AI工具扩展人类优势”的候选人,面试通过率高出普通求职者67%。记住,机器负责效率,人类负责给世界注入意外的惊喜——就像你不知道小编会在结尾突然唱歌一样!(并没有)
相关问答FAQs
Q1:普通文员怎样找到不可替代性?
A:参考运营动脉案例库的”行政进化方案”:将日常报销流程开发成新员工培训游戏,这种组织记忆传承能力是AI短期难替代的。
Q2:技术人员如何凸显人文优势?
A:36氪报道的某CTO通过用动漫比喻技术架构,使团队协作效率提升45%。试着把你的专业知识”翻译”成其他领域语言。
Q3:AI时代哪些能力反而在贬值?
A:单纯的信息搬运(如基础资料整理)、标准化流程执行(如格式校对)。但结合人性化解读就能增值,比如把枯燥数据变成故事报表。
Q4:怎样验证自己的独特价值?
A:运营动脉建议做这个测试:如果你的服务涨价30%,客户第一时间想到的理由是什么?那个答案就是你的优势锚点。
参考文献
1. 36氪《2024AI替代指数白皮书》(2024.03)
2. 虎嗅《新消费品的反算法生存》(2024.04)
3. 得到APP《优势定位工作坊》课程案例(2024.05)
4. 运营动脉智库《职业优势挖掘工具包》(www.yydm.cn/2024/tools)
最后分享下我一直在用的运营资料库,运营动脉拥有60000+份涵盖多平台的策划方案、行业报告、模板与案例,是运营人的高效助手,立即访问 www.yydm.cn 吧!
发布者:汤白小白,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ankan.com/al/37911.html